此次活动旨在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搭建交流平台,提升黑龙江省武术套路技能水平,推动武术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诚邀四海宾客共赴盛举:为武者助威,聆听金鼓齐鸣;游览湖山胜迹,品味北国风华。执剑揽月,踏浪寻幽,盛会结束后,定让您满载武术豪情与湖山雅韵而归!
竞赛详情
一、时间与地点
时间:2025年6月20日- 23日
地点:牡丹江镜泊湖景区内多功能体育馆
二、竞赛项目
传统拳术(每人限报一项)
传统器械(每人限报一项)
集体项目:拳械不限,可混编。各代表团中每个参赛队伍在各年龄组别中限报一组,至少六人。
三、竞赛规则
传统单人项目和对练项目完成套路的时间为40秒至2分钟。演练至1分30秒时,由场上裁判长鸣哨提示收势退场,裁判长吹哨之后未完成的剩余套路不予扣分。
四、录取与奖励
单项比赛依据类别、组别、男、女分别按一等奖 30%,二等奖 30%,三等奖 40% 录取,颁发获奖证书。
五、食宿行安排
食宿行统一管理,费用自理。每人按 600元标准缴纳三天费用(6月20日13点- 6月23日13点),由协办单位统一管理,包含牡丹江火车站到镜泊湖景区宾馆统一接送、景区内观光车、景区门票、景区宾馆食宿(6月20日晚餐- 6月23日午餐)。因个人原因晚到、早退,费用不退;提前到达或晚走的费用需自行承担。
六、报名要求
电子版报名表需于 2025年5月10日12时前发送至省武协武术套路和短兵指定邮箱。报名截止后,不得补报、替换和更改,逾期不予编排参赛。
七、报到时间
裁判员于2025年6月20日12点报到。
各参赛队于2025年6月20日下午15点召开领队和教练员联席会议,无故不参加者后果自负,会议地址另行通知。
王三海老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了2025年黑龙江省武术套路比赛、短兵表演赛暨跨区域文旅共融友好邀请赛
王老师讲到:“武聚镜泊畔,文旅共潮生”,2025年6月20日至 23 日,黑龙江省武术套路比赛、短兵表演赛暨跨区域文旅共融友好邀请赛在镜泊湖景区盛大举行。此次赛事吸引了来自各地的61支队伍,近800名选手齐聚一堂,在这片山水相依的美丽之地,共同演绎中华武术的独特魅力。身为武术界的一员,我有幸参与并见证了这场武术盛宴,感触颇多,在此分享一下我对此次赛事的深刻体会。
编辑
一、赛事组织与规模
此次赛事的组织工作堪称出色,从前期筹备到现场执行,各个环节都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主办方对场地的精心布置,为选手们营造了一个既充满竞技氛围又安全舒适的比赛环境。比赛日程安排合理,充分考虑了选手们的体能和赛事的紧凑性,确保了比赛的顺利进行。赛事规模宏大,参赛队伍和选手数量众多,涵盖了不同年龄层次和武术流派,这不仅体现了武术运动在黑龙江省乃至更广泛地区的深厚群众基础,也为不同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相互交流、切磋技艺的广阔平台。如此大规模的赛事能够有条不紊地开展,离不开主办方、承办方以及众多工作人员的辛勤付出和精心筹备,他们的努力为赛事的成功举办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武术套路比赛精彩纷呈
在武术套路比赛中,选手们的表现令人眼前一亮。他们身着整齐的武术服装,精神抖擞地走上赛场,一招一式都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和对武术的深刻理解。无论是刚劲有力的长拳,还是行云流水的太极拳,亦或是灵动多变的南拳,选手们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在器械项目中,刀光剑影、枪花闪烁,选手们手中的兵器仿佛被赋予了生命,与他们的身体完美融合,展现出高超的技艺水平。比赛中,选手们不仅注重动作的规范和流畅,更在其中融入了自己对武术的独特感悟和情感表达,使每一套动作都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同年龄段的选手都在赛场上展现出了各自的风采,青少年选手充满活力与朝气,动作迅猛有力,展现出武术传承的希望;中老年选手则凭借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功底,将武术的韵味和内涵展现得更加醇厚,他们的表演让人感受到武术在岁月沉淀中的魅力。通过这场比赛,我们看到了武术套路的多样性和传承发展的良好态势,也看到了武术爱好者们对传统武术的热爱与坚守。
三、短兵表演赛独具特色
短兵表演赛作为此次赛事的一大亮点,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视觉盛宴。短兵运动作为中国传统武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技击特点和文化内涵。在表演赛中,选手们手持短兵器,以灵活的步伐、敏捷的身手和巧妙的技法相互对抗,展现出短兵运动的独特魅力。他们的攻防转换迅速,招式凌厉,每一次兵器的碰撞都发出清脆的声响,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古代的武林对决之中。短兵表演赛不仅考验选手的技术水平,更考验他们的反应能力、战术运用和心理素质。选手们在赛场上的精彩表现,充分展示了短兵运动的竞技性和观赏性,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这一传统武术项目。通过此次表演赛,短兵运动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推广,为其在未来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文旅共融的积极意义
此次赛事将武术与文旅深度融合,具有深远的积极意义。镜泊湖景区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为赛事增添了独特的魅力,选手们在比赛之余,还能欣赏到镜泊湖的青山绿水,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这种将武术赛事与旅游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不仅为选手们提供了一次难忘的参赛体验,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赛和旅游,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通过赛事的举办,向外界展示了黑龙江省丰富的文化底蕴,提升了地方文化的影响力。文旅共融的模式,使得武术运动不再仅仅局限于体育竞技范畴,而是成为了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力量。它让更多人在欣赏武术魅力的同时,了解到黑龙江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色,为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五、对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推动作用
本次赛事对于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首先,赛事为广大武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了他们对武术的热爱和钻研精神。通过与其他选手的交流和切磋,他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提高。其次,赛事吸引了众多观众的关注,无论是现场观赛的群众,还是通过媒体报道了解赛事的人们,都对武术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和认识,这有助于在全社会范围内普及武术知识,提高武术的社会影响力。再者,赛事的举办也为武术界的专家、学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的机会,他们可以在赛事中共同探讨武术的发展方向、教学方法和传承路径等问题,为武术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此外,此次跨区域的赛事形式,促进了不同地区武术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各地选手带来的不同武术风格和技法相互碰撞,为武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灵感。总之,这场赛事在武术传承与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武术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王老师认为:2025年黑龙江省武术套路比赛、短兵表演赛暨跨区域文旅共融友好邀请赛是一场成功的武术盛会。
它不仅为武术爱好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技艺、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文旅产业的融合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此次赛事,我们看到了武术运动的蓬勃发展态势和无限潜力,同时也认识到在赛事组织和发展过程中还有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的地方。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未来的武术赛事将会更加精彩,武术事业也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作为一名武术人,我期待着能够参与更多这样的活动,为武术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