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政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协调、自由、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如今,我国对运动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日益提高,除了体育专业技能,还强调具备优秀的思想品质和政治素养。随着对思政教育研究的深入,体育工作者已充分认识到思政教育对体育事业发展和运动员竞技水平的重要推动作用。运动员是运动团队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与道德教育绝不能掉以轻心。深入了解每位运动员的兴趣爱好、心理状况以及潜在问题,是我们为他们量身打造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素质教育方案的前提。此外,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机制保障,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运动员的成长需求,还能帮助他们全面、健康地发展。这些措施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作用于运动员的成长道路之上。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运动员训练;研究
无论是在校的学生运动员还是职业运动员,思政教育都是他们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运动员训练的策略
1.1深度挖掘运用体育训练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理论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奠定了运动员形成科学观念和道德认知的基础。为确保思政育人的深入开展,各级运动队应当配备专业的思政理论课教师,并安排专门的课时进行理论教育。在授课过程中,思政教师需要拓宽思路,结合运动领域的实际案例,使理论知识更易于运动员理解。同时,加强对运动员理论知识的考核,避免“只教不管”的现象。
除了理论教育,思政教师还应结合运动队的特色,规划和组织思政实践教育活动,使思政教育与运动实践相结合。例如,在集体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设计趣味性的合作训练项目,培养运动员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结合国内外竞技比赛,引入爱国主义精神,激发运动员的爱国热情,并培养他们为国家体育事业奋斗的信念。
此外,思政教师还应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融入丰富的思政元素,如中华传统文化、党史学习教育、红色文化等,以全面提升思政教育的效果。通过这些举措,思政教育将更好地发挥对运动员的引领作用,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1.2丰富训练形式创新训练方法
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运动员训练中, 需要重视训练方法的创新,无论是针对专项训练还是理论知识,都需要在日常学习、训练方法中进行创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专项训练的有效融合, 进而培育运动员全面发展。 针对运动员日常训练,训练方法的运用尽可能选取多种训练模式,打破单一训练模式,融入针对性训练方法、游戏训练方法等,增强运动员思政教育兴趣,使运动员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得到提升。
2.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运动员训练的路径
2.1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运动员是实现“体育强国梦”的重要力量,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促进运动员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思政教育,运动员可以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吃苦耐劳、勇敢坚毅的生活品格,这些品质对于他们在竞技场上的表现和未来的职业生涯都至关重要。除了实施理论教育外,根据运动员的专项特色规划和组织实践教育活动也是非常重要的。思政教师确实可以巧妙地借助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来强化思政教育。以篮球为例,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合作训练项目,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们的篮球技能,更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这样的训练方式鼓励运动员们积极与队友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默契,使得团队更加和谐高效。
为了进一步增强思政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还需要注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除了基础的理论教学外,更应该将思政教育融入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和竞技实践中。比如,在集体训练时,我们可以穿插集体主义精神的教育内容;在参与国际赛事时,则可以适时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运动员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同时,为了体现思政教育的多重价值,我们还需关注思政教育内容的多元化与丰富性。通过综合而多样的思政教育方式,我们不仅能够提升运动员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更能够助力他们在体育竞技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这些措施有助于帮助运动员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认识国家,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为体育事业和国家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2.2增强运动员文化建设
运动员,作为体育文化的孕育者和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品质无疑是我国体育文化整体建设中的关键一环。鉴于此,对运动员实施高质量的思政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个人素养,更能对我国体育文化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从现实角度出发,对运动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政教育具有不容忽视的必要性。
其中,“团结协作、爱国奉献”精神是让优秀运动员内化于心的首要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运动员对于团队和国家的忠诚和热爱,是他们在竞技场上取得胜利的重要动力。“自信自强、不畏强敌”精神也是体育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拥有强大的实力和自信,才能在竞技场上不断挑战自我,战胜对手。“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更是女排精神的核心。这种精神体现了运动员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的坚韧和不屈,是他们不断追求卓越和进步的动力源泉。
在运动员的思政教育中,应该注重对运动员思想观念、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规范的引导。通过思政教育,可以帮助运动员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应对日常训练和竞技比赛中的压力,不断完善自我人格。同时,也可以培养运动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其理想信念,使其能够抵制国外势力的利益诱惑,始终忠诚于我国的体育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此外,还可以通过思政教育培育运动员的道德素养,强化其对自身行为的道德约束。对运动员开展良好的思政教育对于培养其思想品质、提高其竞技水平、促进我国体育文化整体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莺.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体育教学的路径[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05).
[2]戴彬,苟婷婷.运动员思政教育策略探析[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38).
[3]徐嘉若,张彩红,齐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创新研究—以西安体育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47-49.
[4]石岩,马虹.精英运动员心理健康问题审视[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3).